国际化妆品新闻月度回顾——2016年6月
新闻事件
|
风险级别
|
原因
|
英国政府环保组织向欧盟施加压力加速禁止化妆品使用塑料微珠的步伐
|
中
|
不仅仅是英国,北欧的很多组织也向欧盟议会施压,出口产品到欧盟的企业要注意关注。
|
英国一研究报告发现防晒产品中的纳米材料受到关注
|
低
|
企业在使用纳米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性
|
纳米材料注册正在“完善供应链信息”
|
低
|
目前只是提议
|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将于9月限制使用邻苯二甲酸酯
|
低
|
化妆品包材企业要关注
|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社会经济分析委员会(Seac)支持限制D4 和D5
|
高
|
将来很有可能欧盟的化妆品企业不能用在使用D4和D5
|
专家认为,“系统性评价”将缓解化妆品中关注的化学安全问题
|
低
|
建议中大型企业关注
|
英国政府同意禁止塑料微珠
|
高
|
如果英国从欧盟独立出去,这个要求很有可能要实施
|
欧盟商业集团认为”英国公投”显示欧盟需要放松管制
|
中
|
出口到欧盟的企业,特别是同时出口产品到英国和其它欧盟国家的企业要关注。
|
英国退出欧盟引发一系列法规问题
|
中
|
出口到欧盟的企业,特别是同时出口产品到英国和其它欧盟国家的企业要关注。
|
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发布了精油生产者指南
|
低
|
建议企业关注和学习评价方法
|
美国国会通过TSCA(毒性物质控制法案)改革法案
|
低
|
出口化妆品原料的企业要关注
|
某化妆品公司因违反联邦安全被罚款
|
低
|
违法的是职业安全要求
|
加利福尼亚州采纳了BPA的经皮最高剂量值
|
低
|
化妆品包材企业要关注
|
加拿大环境专员Julie Gelfand建议更新化妆品和香水法规
|
低
|
目前只是建议
|
加拿大审计确定化妆品安全缺口
|
低
|
建议关注后续法规
|
加拿大发布了coal tars, distillates的评估草案
|
低
|
关注化妆品的环保要求
|
澳大利亚确认化妆品动物试验禁令
|
中
|
澳大利亚的禁令如果真实施,会对中国出口化妆品到澳大利亚形成巨大打击
|
中国可能加紧禁止重新包装的化妆品的步伐
|
低
|
化妆品企业注意包材要求
|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广东省化妆品安全风险管理年度报告(2015—2016年度)》的通告
|
高
|
关注特定产品类别的风险
|
关于广东省2016年五一端午期间化妆品专项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
|
低
|
‘线下’销售合格
|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结果通告(2016年第2期)
|
中
|
终端零售未备案产品现象改善,但还是存在
|
关于对2016年第二批化妆品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
中
|
化妆品原料商和产品质量部门要注重
|
广东省局关于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2016年第2期)
|
中
|
关注美白产品中故意添加‘汞’
|
申报期将至,韩国催促海外公司完成每年一次的申报
|
低
|
出口化妆品原料到韩国的要注意
|
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局告知消费者警惕跨境化妆品电商
|
低
|
目前很多国家对跨境电商的监管没有相应法规
|
印度欲整顿药品和化妆品法规
|
中
|
建议持续关注,特别是计划开拓印度市场的企业
|
东盟化妆品协会:关于塑料微珠的声明
|
低
|
协会声明,非法规要求
|
产品召回案例
全球化妆品召回案例汇总
欧洲
1. 英国政府环保组织向欧盟施加压力加速禁止化妆品使用塑料微珠的步伐(2016-06-07)
欧盟已紧跟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步伐采取措施禁止塑料微珠的使用,但英国政府环保组织向其施压加速禁止使用的步伐。
英国议会科学技术办公室已发布了一研究简介,特别强调一些调查数据,指出禁止个人护理品和化妆品使用塑料微珠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在英国每年有高达86吨的微型塑料微珠随着使用冲洗后的废水直接进入地表水和海洋环境。
添加塑料微珠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有多种,包括牙膏、香皂、彩妆等,而且近年来身体和脸部护理产品使用量剧增,但问题是塑料微珠具有非生物降解性。上述研究报告指出英吉利海峡鱼类等海洋生物的消化系统显示存在塑料微珠。另外,该研究提出塑料微珠对环境危害的重要问题。
http://www.cosmeticsdesign-europe.com/Regulation-Safety/UK-government-environmental-group-mounts-pressure-over-microbeads
2. 英国一研究报告发现防晒产品中的纳米材料受到关注 (2016-06-08)
由英国环境部和食品农村事务部委托的研究,即研究公众如何看待防晒产品使用纳米材料。研究报告得出结论,因防晒与危害(尤其是对儿童未来的伤害)预防有关,公众对此很担心。
研究关注纳米技术的4种用途:
-
油漆和涂料;
-
燃料添加剂;
-
受污染土地整治;
-
防晒霜
研究的目标是:
-
让公众态度的探索,以便制定相应的监管和治理机制;
-
了解纳米技术的公众愿望;
-
探讨纳米技术沟通公众的意见;
-
确保公众与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之间有见地的讨论。
https://chemicalwatch.com/47873/uk-report-finds-concern-at-nano-use-in-sunscreen
http://files.chemicalwatch.com/Defrananotechnologies.pdf
3. 纳米材料注册正在“完善供应链信息” (2016-06-16)
法国和比利时当局认为其国家报告纳米材料注册正在对物质信息、供应链上上下下进行完善。
2010年创建的法国通报计划目的是通过收集物质身份信息、不同用途和生产量、进口量以及销售量进行纳米材料的跟踪。目前,此类信息可以用于风险评估工作或流行病学研究。但是并未报告一些广泛使用的纳米材料,2015年关于银纳米材料的通报几乎没有,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查。
比利时的纳米材料注册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注册量已超过300。比利时自2016年1月要求注册通报,而纳米材料混合物的注册通报将于2017年1月生效。
挪威和丹麦也已要求国家注册而瑞士正在考虑。欧盟成员国已引入注册机制,而欧盟委员会却仍在考虑对纳米材料采取何种措施。2016年3月,欧盟委员会拒绝了关于欧盟范围内注册的想法。法国、比利时和其它成员国以及非政府组织表示对这一做法很失望。
为了满足各个国家不同的注册要求,中小企业的书面工作和成本会很繁重,不利于创新和开发新产品。
https://chemicalwatch.com/48058/nano-registers-improving-information-along-supply-chain
4.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将于9月限制使用邻苯二甲酸酯 (2016-06-09)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风险评估委员会(Rac)审核通过了附录XV限制4种邻苯二甲酸酯用于消费品(包括进口产品)内,即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以及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的审议,与丹麦主管部门都建议限值为0.1%。5月23日至6月3日的会议将会同意关于气溶胶产品和喷雾类产品使用的物质tridecafluorooctyl silanetriol and derivatives (TDFAs)的建议。
9月份的委员会会议将会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https://chemicalwatch.com/47937/echa-committee-to-consider-phthalate-restrictions-in-september
http://echa.europa.eu/documents/10162/21961120/rac_37_agenda_en.pdf
5.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社会经济分析委员会(Seac)支持限制D4 和D5 (2016-06-14)
2016年5月31日至6月9日的会议上,Seac采纳了关于限制D4和D5的建议。在此之前,2016年3月,ECHA风险评估委员会也采纳了这一建议。
D4和D5是化妆品(如剃须泡沫和洗发香波)使用的组分。D4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D5具有非常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为了保护水环境,英国主管机构建议限制D4和D5在冲洗类产品中的使用。
http://echa.europa.eu/documents/10162/21959512/seac_31_agenda_en.pdf
http://echa.europa.eu/view-article/-/journal_content/title/committee-for-socio-economic-analysis-concludes-on-restricting-d4-and-d5
6. 专家认为,“系统性评价”将缓解化妆品中关注的化学安全问题(2016-06-24)
化妆品致癌?农药安全吗?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回答上述类似问题,但如果有两个或以上相互冲突的研究结果怎么办?
兰卡斯特大学学者认为,药品领域的经验教训可以帮助行业更清晰地解答化妆品中化学安全问题,尤其是化妆品行业。
20世纪90年代起,医药科学已开始依靠“系统性评价”衡量证据的可靠性,这种方法既省时、节约资源又能避免不必要的研究。
http://www.cosmeticsdesign-europe.com/Regulation-Safety/Scientists-believe-systematic-review-will-ease-concerns-around-cosmetics-chemical-safety
7. 英国政府同意禁止塑料微珠 (2016-06-22)
继审计机构公布研究报告后,英国政府目前透漏支持在其范围内禁止使用塑料微珠的建议。
2016年6月7日,英国议会科学技术办公室发布了一研究简介,特别强调一些调查数据,指出禁止个人护理品和化妆品使用塑料微珠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在英国每年有高达86吨的微型塑料微珠随着使用冲洗后的废水直接进入地表水和海洋环境。研究报告指出英吉利海峡鱼类等海洋生物的消化系统显示存在塑料微珠。另外,该研究提出塑料微珠对环境危害的重要问题。
http://www.cosmeticsdesign-europe.com/Regulation-Safety/UK-government-gives-nod-to-ban-on-microbeads
8. 欧盟商业集团认为”英国公投”显示欧盟需要放松管制 (2016-06-24)
欧盟的中小企业贸易机构UEAPME认为,欧盟成员国英国公投结果“明确”显示贸易集团应该“提高性能”。UEAPME总裁Rabmer-Koller指出,公投结果为欧洲敲响了警钟,并且会对英国有不利影响。
欧盟商界认为,英国这次事件表示迫切需要提供一个欧盟增值,包括在欧盟和国家层面实施英明宽松的监管措施和有利于竞争力政策。
非政府组织秘书长Jeremy Wates认为,所有证据表明:欧盟已经为整个欧洲公民和自然界带来了许多环境效益,但可悲的是这些效益未能影响英国公投结果。
http://www.ueapme.com/IMG/pdf/160624_-_pr_Brexit.pdf
http://www.eeb.org/index.cfm/news-events/news/eeb-reaction-to-the-uk-referendum/
https://www.businesseurope.eu/publications/businesseurope-statement-brexit
9. 英国退出欧盟引发一系列法规问题 (2016-06-24)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英国是否脱欧成为热议话题。而中国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如果英国脱欧会对中英贸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化工出口企业耗资巨额完成的REACH(预)注册号是否将会失效?出口英国的产品MSDS/SDS是否也将作废?考虑到现有贸易持续性,以及重建化学品管理体系需耗费人力物力等因素,Intertek专家分析,英国很可能在未来继续采纳REACH法规监管体系。因此脱欧与否不会影响已完成REACH(预)注册企业对英国的出口贸易,对符合REACH/CLP的MSDS/SDS而言也是如此。
英国制造商可能需要指定代表(only representatives, ORs)以避免其欧盟客户面临注册义务,而英国出口商仍需满足欧盟标准。
http://www.eversheds.com/global/en/what/publications/shownews.page?News=en/switzerland/en/2016_6_24_brexit_news
10. 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发布了精油生产者指南 (2016-06-30)
ECHA与欧洲精油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精油生产者指南,以便帮助精油生产商评估其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进而满足法规分类要求、标签和REACH注册要求。
ECHA指出使用者应该时刻关注官网上官方文件更新。精油生产者可以向欧洲精油联盟(EFEO)和国际香料协会(IFRA)寻求进一步帮助。
http://echa.europa.eu/view-article/-/journal_content/title/guidance-on-environmental-assessment-for-essential-oils-now-available
http://echa.europa.eu/support/substance-identification/sector-specific-support-for-substance-identification/essential-oils
美洲
美国
11. 美国国会通过TSCA(毒性物质控制法案)改革法案 (2016-06-08)
2016年6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有毒物质控制法案》(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TSCA)改革法案即H.R.2576号法案。 TSCA及其修订内容广泛影响美国化学物质的生产、进口加工,并对消费品会产生潜在影响。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4th-congress/house-bill/2576/text?q=%7B%22search%22%3A%5B%22tsca%22%5D%7D&resultIndex=1
12. 某化妆品公司因违反联邦安全被罚款 (2016-06-14)
2015年12月8日,XX公司一员工的指尖被机器切掉,此次事件引起了OSHA高度重视,对该公司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该公司未培训员工关于易燃物的有关知识、危险程度、如何使用现场的消防设施。该公司违反了OSHA关于易燃液体的运输和存储指南,未提供给员工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有严重的火灾隐患,未训练员工认清警示标志以及接触易燃液体时特殊的预防措施。最终被OSHA因违反联邦安全罚款285,000美金。
http://www.cosmeticsdesign.com/Regulation-Safety/Cosmetics-and-skin-care-maker-PhytogenX-fined-for-federal-safety-violations
13. 加利福尼亚州采纳了BPA的经皮最高剂量值 (2016-06-20)
加州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已采纳了BPA的最大可接受剂量值(maximum allowable dose level, MADL),即3毫克每天且固体物暴露途径为经皮。
该机构在征询公众意见期间未收到任何意见。该法规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生效。
BPA因具有生殖毒性于去年被列入加州65清单。2016年5月11日起该物质超过安全剂量值需要暴露警告,而MADL则表示该物质的安全剂量值。
食品接触材料暴露的BPA-经口暴露目前还有待开发。
http://oehha.ca.gov/proposition-65/crnr/amendment-section-25805-maximum-allowable-dose-level-bisphenol-dermal-exposure
加拿大
14. 加拿大环境专员Julie Gelfand建议更新化妆品和香水法规 (2016-06-01)
加拿大环境专员Julie建议与欧盟标准部分保持一致,需要更新化妆品和香水法规以保证此类产品的安全。
Julie提供的报告列出了修改建议,包括:根据标签“香精”等,通过产品测试判断化妆品是否含禁用或不安全物质;告知消费者勿将“不含防腐剂”、“不含香精”与健康和安全的宣称混淆。此外,还建议加拿大卫生部应该告知消费者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做禁限用物质、微生物和重金属测试。
加拿大卫生部赞同Julie的建议,尽管有商业秘密,该部门甚至很有可能要求化妆品和香精企业告知全配方。
http://www.cosmeticsdesign.com/Regulation-Safety/Cosmetics-and-fragrance-regulations-update-recommended-by-Canada-s-Environment-Commissioner-Julie-Gelfand
15. 加拿大审计确定化妆品安全缺口 (2016-06-08)
加拿大办公室(Canadian Office of the Auditor General , OAG)审计长已向卫生部提出了若干建议以应对化妆品和消费中危害化学物质的风险。建议主要包括:
-
披露化妆品成分。没有关于营销术语如防过敏、不含香精等的相关标准,目前的化妆品法规不要求披露香精、香料等成分的致敏原;
-
通过产品测试验证其安全;
-
监督化妆品安全;
-
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的产品;
-
假冒产品
据悉,加拿大卫生部已同意了上述建议。
http://www.oag-bvg.gc.ca/internet/English/parl_cesd_201605_03_e_41382.html
16. 加拿大发布了coal tars, distillates的评估草案(2016-06-14)
加拿大公布了coal tars, distillates的评估草案。公众意见咨询截至日期为2016年8月11日。
评估草案共有六种物质:
-
tar, coal;
-
tar oils, coal;
-
distillates (coal tar), upper;
-
tar, coal, low-temperature;
-
tar, coal, high-temperature; and
-
pitch, coal tar, high-temperature.
http://www.gazette.gc.ca/rp-pr/p1/2016/2016-06-11/html/notice-avis-eng.php#nl7
澳洲
澳大利亚
17. 澳大利亚确认化妆品动物试验禁令 (2016-06-08)
澳大利亚自由党领导的政府已承诺如在下个月再次当选将于7月禁止化妆品动物试验。
地区发展部部长Fiona Nash和卫生部副部长Ken Wyatt宣布了这一消息。但政府并未表示是否正在准备或准备以及任何立法草案。
2016年2月,工党国会议员介绍了2016年道德化妆品法案禁止在澳大利亚动物测试的化妆品或者其成分的做法。它还禁止境内进口和制造的经动物测试的物质或化妆品终产品。
欧盟、以色列、挪威、印度、新西兰和土耳其等国已全面禁止了化妆品动物实验。而美国、巴西、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已处在立法阶段,中国、韩国目前已有类似的举措。
https://www.liberal.org.au/latest-news/2016/06/03/coalition-will-ban-cosmetic-testing-animals-0
http://www.humaneresearch.org.au/interview/australia-to-ban-cosmetics-animal-testing-and-trade-pledges-federal-government-following-becrueltyfr
澳大利亚化妆品行业寻求更多时间遵守禁令 (2016-06-16)
2017年7月,澳大利亚实施动物试验禁令,但其境内的卫生产品、化妆品以及专业产品等行业呼吁政府披露如何实施动物试验禁令的计划。
因该禁令进行的公众咨询最少,受影响的行业表示很遗憾。澳大利亚政府于上周公布禁令,给行业和零售商一个确定合理的过渡期,而并未给出更多信息,因此很难在最后期限内接受该禁令。
化妆品行业是全球贸易的一个主要产品。制定大的立法需要行业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因此肯定会有很重要的贸易影响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https://chemicalwatch.com/48069/australian-cosmetics-sector-seeks-more-time-to-comply-with-ban
亚洲
中国
18. 中国可能加紧禁止重新包装的化妆品的步伐 (2016-06-02)
行业评论员认为,中国似乎将禁止销售重新包装的化妆品,这是一个遏制重新包装产品和重新上市产品风行的举措。
中国某法规信息网站曾报道这个变化会在不久的将来生效,另外,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禁止一些企业的产品重新包装。此次变化很可能对中国化妆品的生产有巨大影响,因为目前化妆品可以充分利用重新包装以减少损失和成本。而中国境内的第三方企业、代加工企业和涉及到的产品包装企业将会因这一变化遭受重击。
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和化妆品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合二为一,即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2015年12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化妆品生产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凡新开办的生产企业经审核达到要求的,核发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又进一步通知,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换证工作的时限要求,确保于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换证工作,从2017年1月1日起没有取得新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必须停止生产。
http://www.cosmeticsdesign-europe.com/Regulation-Safety/China-gearing-up-to-ban-repackaged-cosmetics
19.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广东省化妆品安全风险管理年度报告(2015—2016年度)》的通告 (2016-06-03)
为提高化妆品安全监管的透明度,开展化妆品安全风险交流,发挥政府监管信息的服务作用,提升广东省化妆品安全治理水平,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规要求,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印了《广东省化妆品安全风险管理年度报告(2015—2016年度)》,现予以通告。
http://www.gdda.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jsjzz/s7494/201606/323781.htm
20. 关于广东省2016年五一端午期间化妆品专项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 (2016-06-01)
为进一步加强化妆品监管力度,规范化妆品市场秩序,确保五一端午期间人民群众化妆品使用安全,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2016年化妆品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通知》(粤食药监办稽〔2016〕54号)的要求,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对祛斑/美白类、护肤类、抑制粉刺类(宣称祛痘、抗粉刺)、发用类(宣称去屑洗发)等5个功能种类的化妆品进行非法添加专项监督抽检。全省共完成专项监督抽检50批,结果均合格。现予公告。
http://www.gdda.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jsjzz/s7494/201606/323692.htm
21.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结果通告(2016年第2期)(2016-06-20)
根据2016年广东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计划,近期,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广州市天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以母婴用化妆品为主的化妆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工作。对广州市天河城化妆品示范区内、珠江新城妇幼保健院周边母婴用品专柜及专营店进行了抽查。
本次监督检查随机抽查化妆品经营企业6家,母婴用化妆品102批次,发现问题产品9批次,其中广州永旺天河城商业有限公司3批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涉嫌未备案;广州财显贸易有限公司天河第二分公司1批次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涉嫌未备案;广州市智能宝贝妇婴用品有限公司3批次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涉嫌未备案、2批次产品未按标准要求标注生产企业等信息;上述产品天河区局已当场责令企业改正并作下架处理。广东天河城百货有限公司等其余3家被抽查单位未发现违法违规产品。现将监督检查结果予以通告(详见附件)。
涉嫌违法违规产品的生产及经营企业,省局已责成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依法处理,查处情况将依法依规进行公开。
规范的化妆品经营企业(包含美容院、电商、微商等)应当能够提供所售化妆品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还需要提供产品备案电子凭证,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则需要提供《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批件》;如果是进口化妆品,则需提供《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批件》或《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凭证》以及《检验检疫证明》复印件。望广大消费者选择规范企业购买化妆品,对不能提供上述信息的经营企业,请消费者谨慎选择。
http://www.gdda.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jsjzz/s7494/201606/324341.htm
22. 关于对2016年第二批化妆品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2016-06-12)
各标委会委员单位及有关单位:
按照标准起草的有关有求,现在网上对《化妆品中二苯乙烯苷的测定》等3项化妆品国家标准制定项目和《美白化妆品中鞣花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1项化妆品行业标准制定项目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请各有关单位组织人员进行讨论,有意见的单位填写《征求意见表》并于2016年7月8日前将《征求意见表》以电子邮件或传真的形式反馈给起草单位(联系方式见《征求意见表》),并抄送标委会秘书处。同时,按照GB/T1.1-2009的最新要求,在提交反馈意见时,也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逾期未复函,将按无异议处理。
http://www.sriffi.com/Info/View.Asp?id=395
23. 广东省局关于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2016年第2期)(2016-06-24)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组织开展了化妆品监督抽检工作,经广东省药品检验所检验,共发现2批次产品存在违规使用禁用物质问题(详见附件),属于非法产品。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相关地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对经营上述产品的企业立案调查,彻底查清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和来源,并将相关信息通报产品生产地所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对相关企业违法违规问题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查处结果,于2016年7月15日前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处。
各地经营上述非法产品的商业企业应立即停止销售,就地下架封存,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各地下架封存情况,由市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于2016年7月15日前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处。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化妆品,索取并保留相关单据。如发现被通报的非法产品仍在销售的,请及时进行投诉举报。举报电话:12331。
http://www.sda.gov.cn/WS01/CL1754/156861.html
韩国
24. 申报期将至,韩国催促海外公司完成每年一次的申报 (2016-06-22)
2016年6月30日为申报截止日期,所以韩国催促跨国制造商提交申报信息,完成一年一度的申报。自K-REACH于2015年1月1日实施后,2016年是第一次报告。
如果每年出口或生产超过一吨的化学物质, K-REACH要求适用于:
-
国内进口商和制造商;
-
海外制造商和生产商;
-
海外制造商或生产商指定的唯一代表(ORs);
-
销售新物质的企业;
-
销售现有优先物质的企业。
一些海外制造商未充分意识到该要求,还有一些企业不愿意与韩国进口商分享相关信息以保护产品信息。申报迟延在韩国正在受业内关注。
https://chemicalwatch.com/48199/south-korea-urges-overseas-companies-to-meet-reporting-deadline
菲律宾
25. 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局告知消费者警惕跨境化妆品电商(2016-06-08)
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局已发布了警告信,告知消费者网上购买跨境化妆品时应警惕海外供应商。
尽管消费者看不到网上商品而只靠想象力,近年来网上购物的数量却不断上升。目前基本上所有类型的商品包括化妆品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局因此建议大众在网上购买化妆品时应更小心警惕,其发布的警告信特别强调因网上海外零售商没有必要义务遵守菲律宾相关法规,所以无法保证跨境化妆品的安全。
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局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咨询相关问题。若跨境化妆品已经过审批,消费者收到后可以在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局官网上查询;还提醒消费者阅读产品标签以确保成分表中不含致敏物质;切勿太快相信广告或标签宣称,如“一天内变白”、“一步祛痘”。
http://www.cosmeticsdesign-asia.com/Regulation-Safety/Philippines-FDA-warns-against-cross-border-cosmetics-e-commerce
东盟
26. 印度欲整顿药品和化妆品法规 (2016-06-29)
为了跟上当今时代的快速步伐,印度正在对其国内的化妆品法规做出大调整,如联邦内阁撤销了2013年版药品和化妆品修订案。
上述修正案是对1940版食品和化妆品法案的修订,因其无法满足行业的最新发展需要,所以被撤回。内阁目前正在制定新法规,以将医疗器械的法规要求清晰化,并且与化妆品分开监管。
将来,印度药品管理总局将是化妆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总授权机构,控制产品进口、出口和生产许可证的发放、许可、吊销和注销以及规范质量标准。新法案将规定假冒、掺假和虚假的情形以及违法的处罚。
http://www.cosmeticsdesign-asia.com/Regulation-Safety/India-set-to-overhaul-drugs-and-cosmetics-legislation
27. 东盟化妆品协会:关于塑料微珠的声明 (2016-06)
东盟化妆品协会赞同不同环境或卫生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建议即个人护理产品停止使用塑料微珠。该协会目前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环境,尤其是水域。
塑料微珠是在冲洗类个人护理产品中用作清洗和去角质的合成聚合物,大小为0.1微米至5毫米的固体珠。
塑料微珠虽然对最终使用者而言无安全问题,但对环境具有很大影响。科学家认为,塑料微珠使用的量虽少,但应考虑到预防措施,以防止对环境的进一步影响。
http://aseancosmetics.org/default/news-and-events/action,Display/news_id,72
产品召回案例
欧盟
|
通报国家
|
产品
|
原因
|
措施
|
捷克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 男士香水
产品描述:净含量100ml,
香水瓶子是雪茄形状的棕色瓶,
外包装是橘色、
金属带盖子的圆柱形盒子
原产地:比利时
|
化学危害
该产品含有超过0.01%的致敏物质柠檬烯Lemonen, 芳樟醇Linalool, 肉桂醛Cinnamaldhyd, 丁香酚Eugenol, α-异甲基紫罗兰酮alfa-isomethylionon, 铃兰醛Lilial, 香豆素Coumarin, 肉桂捂醛类Amylcinnamyl aldehyd, 新铃兰醛Lyral 和己基肉桂醛Hexylcinnamaldehyd ,但是未标示在成分表中,致使消费者无法意识到致敏原的存在;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强制措施:
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捷克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 女士香水
产品描述:净含量50ml,香水瓶子是带绿色盖子、女士形状的玻璃瓶,外包装是绿色纸盒
原产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化学危害
该产品含有超过0.01%的致敏物质柠檬烯Limonen, 芳樟醇Linalool, 苯乙醇Benzyl alcohol, 香茅醇Citronellol, 香叶醇Geraniol, 柠檬醛Citral, 羟基香茅醛Hydroxycitronellal, 铃兰醛Lilial, 金合欢醇Farnesol, 戊肉桂醛Amylcinnamyl aldehyd, 新铃兰醛Lyral, 己基肉桂醛Hexylcinnamaldehyd和水杨酸苄酯Benzyl salicylate ,但是未标示在成分表中,致使消费者无法意识到致敏原的存在;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强制措施:
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捷克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 香水
产品描述:净含量55ml,香水瓶子带银色盖子,外包装是美国国旗颜色的纸盒,盒子和瓶身都印有自由女神像
原产地:中国
|
化学危害
该产品含有超过0.01%的致敏物质柠檬烯Linalool, 柠檬醛Citral, 羟基香茅醛Hydroxycitronellal, 铃兰醛Lilial, 香豆素Coumarin, 金合欢醇Farnesol 和己基肉桂醛Hexylcinnamaldehyd但是未标示在成分表中,致使消费者无法意识到致敏原的存在;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强制措施:
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http://ec.europa.eu/consumers/consumers_safety/
safety_products/rapex/alerts/main/?event=main.weeklyOverview&web_report_id=1911&selectedTabIdx=1
|
比利时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 直发产品
产品描述:透明塑料瓶,瓶身印有棕色字母,瓶内是粉色液体。标示:专业使用-pH值4-角蛋白治疗-2级-1000ml
原产地:美国
|
化学危害
该产品含有高达0.23%的甲醛,化妆品法规规定作为防腐剂使用时最高浓度为0.2%;甲醛可能会引起眼睛、皮肤和上呼吸道刺激,长期接触可能致癌;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经营者采取措施:
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法国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 亮肤产品
产品描述:润肤乳净含量为100ml,玻璃瓶,瓶身印有白色字母,金色螺旋盖
原产地:未知
|
化学危害
该产品含有高达9.6%的氢醌;氢醌可能会引皮肤刺激和皮炎;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强制措施:
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法国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 亮肤霜
产品描述:白色塑料罐,绿色螺旋盖
原产地:象牙海岸
|
化学危害
该产品含有高达0.04%的丙酸氯倍他索clobetasol propionate;该物质是被用于治疗某种皮肤疾病,除有皮肤增白效果外,可能诱发皮疹和使用部位灼热,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内分泌问题;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强制措施:
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http://ec.europa.eu/consumers/consumers_safety/
safety_products/rapex/alerts/main/?event=main.weeklyOverview&web_report_id=1921&selectedTabIdx=1
|
法国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 死海泥
产品描述:用于脸部和身体,净含量为75ml,瓶身是绿色丝带的玻璃壶,盖子是白色塑料瓶塞,标签上标示有成分表和使用条件
原产地:约旦
|
化学危害
该产品含有高达0.0017%即17ppm的镍nickel ;镍是一种强致敏物,直接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经营者采取措施:
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德国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妮维雅Nivea儿童防晒霜
产品描述:两款产品,一款为蓝色塑料管带黄色盖子,另一款为直立蓝瓶带黄色盖子。标签上有不同语言的警示语,附有使用说明。
原产地:德国
|
健康风险/其他
标签翻译不正确翻译,误导消费者,应翻译为“Babies and small children should not be exposed to direct sunlight”,原文翻译中缺少not,容易误导消费者“婴幼儿应该在太阳下直晒”;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经营者采取措施:
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德国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胡里节彩粉
产品描述: 净含量为100g,包装为透明塑封袋,印有标签,内容物为深蓝色粉末
原产地:印度
|
健康风险/其他,微生物危害
粉末中超过30%的颗粒小至能进入肺泡,且含有3岁以下儿童的口鼻应远离的滑石粉;此外,粉末中含有可引起严重眼部损害的着色剂CI 42535,如吞咽也会有害;该产品的好氧嗜温菌aerobic mesophilic bacteria超标,高达19,000cfu/g;该产品没有适当标签标明使用时须对口、鼻、眼部进行防护,因产品可吸入、可能接触口、手和眼部、无法避免儿童接触,在可预见的使用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呼吸、眼部和传染问题;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经营者采取措施:
从最终使用者手中召回相关产品;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德国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胡里节彩粉
产品描述:净含量为100g,包装为透明塑封袋,印有标签,内容物为红色粉末
原产地:印度
|
健康风险/其他,微生物危害
粉末含有3岁以下儿童的口鼻应远离的滑石粉;此外,粉末中含有可引起严重眼部损害的着色剂CI 45170;该产品的好氧嗜温菌aerobic mesophilic bacteria超标,高达36,000cfu/g;该产品没有适当标签标明不要吸入粉末,因产品可吸入、可能接触眼部、无法避免儿童接触,在可预见的使用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呼吸和传染问题;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经营者采取措施:
从最终使用者手中召回相关产品;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http://ec.europa.eu/consumers/consumers_safety/
safety_products/rapex/alerts/main/?event=main.weeklyOverview&web_report_id=1931&selectedTabIdx=1
|
罗马尼亚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指甲油清洗剂
产品描述:净含量60ml
原产地:美国
|
化学危害
产品标签上显示成分表中含有致生殖毒性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强制措施:
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法国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亮肤霜
产品描述:净含量300g,包装为白色、棕色和绿色相间的罐子
原产地:象牙海岸
|
化学危害
产品含有高达3.9%的氢醌 hydroquinone,该物质可能引起皮肤刺激和皮炎;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强制措施:
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德国
|
产品类别:化妆品
产品名称:海娜黑色-体彩
产品描述:包装为银色塑料管,外包装为折叠纸盒
原产地:巴基斯坦
|
化学危害
产品含有高达3.6%的苯酚phenol,该物质是一种刺激性物质,可能会引起皮肤和眼部损害;
该产品不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2009的要求
|
经营者采取措施:
从最终使用者手中召回相关产品;从市场上撤回相关产品
|
http://ec.europa.eu/consumers/consumers_safety/safety_
products/rapex/alerts/main/?event=main.weeklyOverview&web_report_id=1941&selectedTabIdx=1
|
中国
|
2016年5月份化妆品
不合格进境信息
|
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20款化妆品有问题:
7款因货证不符;
5款因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
5款因微生物超标;
3款因PH超标
|
12款被退货;
8款被销毁
|
http://jckspaqj.aqsiq.gov.cn/jcksphzpfxyj/jjspfxyj/201606/t20160615_468479.htm
|
澳大利亚
|
彩妆液体眼线笔
|
微生物超标被召回,可能会造成伤口感染
|
召回
|
http://www.recalls.gov.au/content/index.phtml/itemId/1087930
|
解决方案
Intertek天祥集团健康美容产品事业部拥有毒理学、配方学、生物学和分析化学等方面的资深专家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化妆品、个护品、日化产品行业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包括风险物质评估、毒理安全评估(CPSR/TRA)、化学元素分析(如重金属、塑化剂、防腐剂和致敏源等)、微生物测试、防腐剂有效性测试、稳定性测试、功效声明验证、包装材料测试、标签和成分审核、产品注册通告(包括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GMPC/ISO22716培训和认证,以及全球相关法规咨询和培训等。我们帮助品牌商和生产商加速国内外市场的业务增长,优化供应链的质量和安全,同时降低整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