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系列内容精选自Intertek专家团队在权威期刊《印染》上发表的核心论文,以专家视野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行业洞见。首期主题,我们将深入探讨企业低碳转型的基石——全球气候治理与组织碳盘查,助您精准摸清碳家底。

全球共识:从科学警示到企业责任
全球气候治理已从科学共识迈向集体行动。IPCC第六次报告明确指出“人类活动毋庸置疑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因”,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在此框架下,《巴黎协定》设定了明确的全球温控目标,而中国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则将这一国际承诺转化为国家战略。宏观政策正通过市场、供应链与法规渠道,将减排压力传导至企业层面——碳管理已成为企业不可回避的核心责任与生存发展的必修课。
组织碳盘查:企业低碳管理的基石
组织碳盘查是企业系统量化与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的过程。它如同企业的“碳资产负债表”,是所有碳减排行动、绿色投资与信息披露的可信数据基石。
开展可靠的碳盘查,必须遵循五大核心原则:
- 相关性:边界与数据必须满足内外部决策者的需求。
- 完整性:涵盖所有相关排放源,杜绝遗漏。
- 准确性:尽可能减少数据的偏差与不确定性。
- 一致性:确保不同时期的数据可进行有意义的比较。
- 透明性:披露充分信息,确保过程可追溯、可核查。

实战指南:三步建立碳盘查体系
- 第一步:设定组织边界,明确“核算谁”
首先需明确盘查的主体范围,如集团、公司或工厂。主流方法是控制权法,即核算企业拥有运营或财务控制权的所有设施。例如,一个全资子公司及其控制的租赁车队,都应纳入报告边界。
- 第二步:识别排放源,明确“核算什么”
在确定的边界内,需系统识别所有排放源。ISO 14064-1:2018标准将其分为六大类别,与国际通用的“范围1、2、3”概念相对应,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核算框架。
- 第三步:量化数据与形成报告,将行动转化为成果
此环节是将数据转化为管理依据的核心。最常用的是“活动数据×排放因子法”。最终形成内部使用的GHG清单底稿和面向外部披露的GHG报告。

Intertek专家建议
建立有效的碳盘查体系是企业低碳转型的基础,建议将碳盘查纳入企业战略层面推进,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选择数据完整的年份作为基准年,为后续减排成效评估提供依据;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通过与Intertek合作,确保碳盘查过程的规范性、数据的公信力,并有效应对内外部核查要求。
在碳管理领域,Intertek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突出的能力,为企业提供碳核查/盘查、产品碳足迹、供应链碳管理及数字化碳管理平台等全链条服务。自2008年以来,碳相关服务项目已覆盖纺织、钢铁、化工、电子电器、汽车、新能源汽车、光伏、消费品、食品等行业,以专业实力为您的低碳转型之路保驾护航。
*本文核心观点源自权威期刊《印染》的论文《全球气候治理及组织碳盘查》,第一作者为Intertek专家阿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