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登录成功
提示
1. 姓名为必填
2. 公司名称为必填
3. 传真为必填
4. 所属地区为必填
首页 > 热门活动 > 跳进长江也洗不清?
热门活动

人们常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什么时候长江也变得江水浑黄?在ITS长江计划考察队到长江中上游时,看的不少地方的景象是黄沙淤积,浊浪翻滚,甚至听到这滔滔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的断言!

 

(通天河)

 

长江不会变成第二条黄河

 

长江水量丰沛,每年输沙总量十分可观,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于黄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居第四位。在许多河段,都可看到江水席卷着泥沙奔流而出的壮观场面。那么长江真的会变成第二条黄河吗?

 

答案是:NO。

 

宜昌水文站作为长江上游控制站,是长江干流现有测站中输沙量最高的测站。长江进入江汉平原后,因部分泥沙分流进入洞庭湖沉积,长江的输沙量就逐渐减少。因此长江泥沙总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没有出现明显增减趋势,中下游泥沙进出基本平衡。

 

(长江第一湾)

 

长江正源金沙江从北向南流至云南石鼓,转向180多度,在此形成万里长江第一湾。长江第一湾的形成原因到现在仍然是一个悬而未解、仍在争论研究的问题:

 

河流袭夺说:又称河流抢水。金沙江上游的漾濞江发育于宽谷和宽谷中的大量湖泊,谷底与两旁山顶高差大,河流横切峡谷,使其支流的侵蚀现象强烈,夺取相邻水流迁移形成袭夺。

 

构造适应说:金沙江河谷发育有七级阶地,这些河流阶地在第一湾上下游连续分布,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河道变迁,因此长江第一湾是河谷地貌对构造自然适应的产物。

 

这里江面宽阔,水势缓和,虽然携泥沙而来,却在周边形成良田,且利于灌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江中的泥沙从哪里来?

 

长江的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山地丘陵区,上游流域内地表受侵蚀,河床泥沙主要来自基岩或风化岩体碎屑。上游的强产沙区面积约占上游流域面积的7%,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渡口以下、岷江下游、大渡河中游和嘉陵江上游等。黄河自青海流出后进入黄土高原,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加上这里的土质疏松,一遇大雨就会有大量泥沙进入河流。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

 

黄河历来有一担河水六斗泥的说法,每年输入海洋的泥沙达16亿吨,长江的年平均输沙量约为黄河的三分之一,含沙量约为黄河的3.2%,尽管长江输沙量很可观,但永远不会变成“石水六斗泥”的黄河。

 

尽管长江泥沙尚无明显增长的趋势,人们还是应努力保护和发展流域内的天然植被,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对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上游等高沙河流进行重点治理,把长江的泥沙和淤积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

 

长江来到入海口,由于海水倒灌,江水流速减缓,所携带的泥沙在下游河段沉积下来,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就是崇明岛,这大概是长江泥沙为人类带来的好处之一。

 

母亲河之争

 

长江全长6397千米,黄河全长5464公里,分别是世界第三和第五大长河。他们同样流经高原、山脉、丘陵、平原,滋养了各种动植物,形成的冲积平原和肥沃土壤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被江河沿岸的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同样发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就在长江和黄河边繁衍生息。早在远古时期,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上涨,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隋、唐、北宋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王朝,核心地区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可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巫山猿人和元谋猿人,也可证明长江流域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长江中下游发现的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都显现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因而形成了多中心论。

 

总体而言,从文明产生的角度来看,黄河流域文明产生的时间早、规模大、影响深远,是长江流域文明所不及的。

 

延伸阅读·变色长江

 

行走期间,ITS长江计划考察队亲眼见到了长江“浑水与清水相接”的情景。在ITS长江计划行走历程中,香格里拉的长江大拐弯、重庆长江和鄱阳湖都是双重性格的淘气包,明明可以靠美景的,偏偏要靠“变颜色”来夺取眼球。

 

(在重庆,长江与嘉陵江汇合)

 

每到汛期,重庆朝天门港的嘉陵江、长江交汇处江水呈现一清一浑,泾渭分明。初来乍到的ITS长江计划考察队队员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之声。但对于重庆市民来说并非一件新鲜事,偶尔大人带着小孩来到此地嬉戏,用欢乐的方式迎接着“变颜色”的长江。